同理心|如何掌握同理心領導六大法則,帶人又帶心不傷人?

目錄

同理心|為什麼「帶人要帶心」總是被提起?

如果要票選職場上最常聽到的主管語錄,那句「帶人要帶心」肯定榜上有名,但這句話為什麼這麼重要?又為什麼很多時候聽起來像句場面話?

隨著職場環境快速變化,團隊的組成越來越多元,領導者不僅要管理不同背景,世代與價值觀的員工,還要在變動不居的市場中維持團隊效能與向心力。

如果領導者缺乏「同理心」,那「帶人帶心」終究只是口號。

5個人合力同理心

同理心|什麼是同理心領導?

同理心領導(Empathetic Leadership)是一種願意理解員工處境、觀點與需求的領導方式,這不代表一味迎合,而是有能力設身處地,並用包容與信任建立關係。

具備同理心的領導者不只是「帶隊前進」,更是能激發團隊潛力、提升歸屬感與長期投入度的重要角色。在企業快速演變的今日,這樣的領導風格已不再是加分,而是基本配備。

延伸閱讀:哈佛大學研究「顯學」:培養同理心,奠定未來成功基礎|天下子雜誌

以下是六大「帶人帶心」的實踐法則,協助你打造更具凝聚力的團隊文化。

法則一:勞動力全球化,尊重多元價值

遠距辦公興起後,企業開始大量招聘來自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國家的優秀人才,領導者若無法理解各地文化、工作習慣、溝通風格,就難以建立信任與合作。

法則二:世代交替,重視溝通差異

從 X 世代到 Z 世代,甚至新興的 Alpha 世代,對於工作態度、生活平衡、表達方式都有明顯差異,領導者如果無法理解世代語言,團隊很容易出現溝通斷層。

法則三:工作意義感,才是長久動力來源

現代員工不再只看薪資與職稱,而是關心這份工作是否有意義、是否與自我價值觀相符,領導者若能用同理心了解員工的「為什麼」,才能真正啟動內在動力。

法則四:打造歸屬感,促進創意與合作

研究顯示,具歸屬感的員工更願意投入,也更具創造力,尤其是對年輕世代而言,是否能「做自己」、是否被理解與接納,比職位階層更重要。

法則五:重視心理健康,避免人才流失

疫情後,心理健康成為職場關注的核心議題,研究指出,高達六成員工因壓力產生倦怠感,導致離職與工作效能下降。

法則六:同理心領導帶來可衡量效益

不只感覺好——研究也證明,同理心領導能創造實質效益,根據 Catalyst 研究,有 85% 員工表示,同理心領導能提升工作效率,76% 表示提升了投入感與整體績效。

延伸閱讀:客戶不悅抱怨、年輕同仁直接回嘴⋯主管可用3招培養職場同理心|商周

卡片英文帶人帶心代表同理心

同理心|「帶人帶心」真的是天賦嗎?還是其實是一種可以選擇的實踐?

真正具影響力的領導,不是用權威逼迫人跟隨,而是用同理心讓人願意跟隨。

當你願意理解人、照顧人,才有機會真正帶出一個有能量、有價值的團隊。

在未來的職場中,「同理」將是每一位領導者的核心競爭力

延伸閱讀:主管的三頂帽子與兩個同理心|遠見雜誌

快速讀懂人心高績效團隊共識營
團隊高效溝通工作坊

免費申請網址:https://bestyou.com.tw/teacher/display/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