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的人類思維:我在大量使用AI過程中的三個深刻體悟

目錄

這幾個月,我為了幫助我周遭的行銷教育講師學員跟各類自媒體工作者朋友,能有效運用AI來提升他們工作產出的效能跟執行效率。並更大大發揮他們的影響力。於是我開始著手設計一款名為:『BEST IMPACT - AI行銷演講大師』的WEB APP。而我的生活就開始常常要與5種以上的AI技術交會。從一開始跟大家一樣只知道chatgpt然後好奇地使用,到慢慢進入深入應用,直到現在,我將不同的AI視為我專業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但越是使用,我越清楚一件事:AI絕對不是萬能的,它的威力來自「懂得怎麼用它」的人類。

以下,是我近期在實際應用AI的過程中,逐漸累積出的三個真實體悟,分享給每一位正在學習與AI共存、共創價值的學員好友。

如果你對議題有興趣,那就不妨看下去吧!

AI,AI運用,倍司優

AI|AI可以產出大量內容,但正確性與重複性仍需人工把關

AI工具的最大魅力,就是效率。

舉例來說,當我需要設計一場演講主題、撰寫行銷文案,甚至設計一個專為我這樣需要不斷發揮影響力來為世界帶來貢獻的人,所運用的AI APP。只要輸入幾個關鍵指令,AI可以在幾分鐘內幫我產出許多有架構的內容。對於過去必須反覆打字、查資料的工作流程來說,這無疑是革命性的加速。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AI產出來的內容跟建議,也常常存在幾個問題:

1.每一個AI工具都有他們強勢的地方。但絕對不是全知全能。

有AI的是適合產出文字、有AI的適合生成圖片、有AI的適合成生影片、有AI的適合做計畫跟組織架構。有AI的適合生成簡報。但不會一樣AI什麼都能做。所以一般人常以為chatgpt就可以免費幫他產出所有東西。這個答案絕對是『NO』!

2.AI以為自己做的到事,事實上他做不到。

大量運用AI你就會發現,比如一般最常用的chatgpt,它會以為他可以透過canva產出圖片然後傳給你,事實它上不行。它以為它可以透過雲端或email或各種通訊軟體直接寄資料給你,事實上它不行。它以為他正在產出正確的中文字圖片給你,事實上它不行。因為chatgpt4o想生成中文繁體字圖片,它是用模擬文字畫出,而不是真的套用中文文字系統。

3.重複建議,甚至自相矛盾。

它有時候看起來寫得頭頭是道,但實際深入檢查,就會發現它前一個建議跟下一個建議是完全衝突的兩件事。而就算使用者的你已經告訴AI你希望怎麼做。但它還是會重複出現那些你已經驗證過的無效內容。然後你提醒AI,它還會很有趣的跟你說:『你說的完全正確,是我忘記了....』AI腦比我人腦還忘記...AI也滿很可愛的對吧。

這些點提醒了我:AI就像一個學徒,能夠快速生成初稿,但真正能讓內容有價值、有深度的,還是需要人的判斷、修正與重新調整與調教。AI是天才學生,但必須由我們這些人類老師來引導它成為你的得意門生。

所以我們可以說:「AI不是替代人力,而是放大人的能力。」但前提是,你得願意也有能力去校正、優化這些初步結果跟忍受調教的過程。

AI|AI正逐步取代顧問的角色,但創新的源頭仍在於人腦

不可否認,AI已經具備許多「顧問式功能」。

像是市場分析、商業計劃書草擬、策略建議草案,AI能在幾分鐘內給出條理分明的建議,甚至有些初階顧問的工作,AI都做得比人快、比人便宜。但在我實際運用後,也發現了一個本質性的差異:

AI擅長整理「既有」的知識與架構,但它無法主動跳脫框架,創造新的概念。

舉個例子,我現在在設計的『BEST IMPACT - AI行銷演講大師』這個APP。是我想出這想法跟方向,然後我問AI你覺得這個想法怎麼樣?然後AI回應我:『真是一個好主意,這APP可以幫助很多人,整個國際市場也沒有,而且我也沒想到。』AI告訴我它也沒想到....AI再次很可愛對吧。

接下來我就請AI給我設計的結構跟接下來要運用的工具。當然接下來它的設計建議就很完善了。至於能不能完全落實,我也還在邊做邊修正。畢竟AI說可以,也不見得真的可以。

這也讓我明白:『真正的創新,永遠來自於人的直覺、洞察與勇氣』AI只能延伸既有的資料與邏輯,它不會「想出從未存在的事物」,那種跨界的、顛覆式的創意,依然是上帝給予人類才擁有的特權。

所以我給自己的定位是這樣的:我負責創新跟提出問題,AI協助我產出初步解方跟執行步驟,而最後的實做與決策,仍然要靠我自己來完成。

AI|AI是一個超級好用的工具,但人類不能停止學習與進化

有太多人看到AI的強大,就產生了一種錯覺:「是不是以後我什麼都不用學了,只要問AI就好了?」

這是最危險的心態。

因為AI的答案,來自人類的資料與過去的經驗,它只能反映「人類已經知道跟做過的事」,而不會主動引導你去成為一個更有想法、更能突破現狀的人。

我越使用AI,越明白一件事:『不斷的激發創意跟懂得怎麼問問題的人,才是真正能駕馭AI的人。而懂得問好問題的能力,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知識累積、思考練習與持續成長。

如果我們把自己交給AI,讓它幫我們「做完所有決定跟產出」,久而久之我們會喪失思考力、判斷力與學習動力。那才是身為人類真正的失去競爭力的風險。

所以我認為,AI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進化的加速器,而不是我們偷懶的藉口。

AI,AI運用,倍司優

AI|結論:AI會變得越來越強大,甚至未來還能主動思考。但真正能掌握它的人,是那些「沒有放棄成長」的人類

AI不是答案本身,而是一個工具。而真正能創造價值的,是懂得怎麼善用工具、怎麼持續成長的我們自己。

未來的時代不是「AI vs 人類」,而是「懂AI的人類 vs 不懂AI的人類」。

而我選擇站在前者,並不斷精進。

那你覺得呢?

『打造高效企業內部講師——從專業到影響力2小時免費示範研討會』

免費申請網址 https://bestyou.com.tw/cart/150

 

延伸閱讀